《我用中文做了场梦》
762字约3分钟
2025-02-22
前言
从差不多十岁的年纪,写作就是我最靠谱的朋友。写作能解答我的疑惑,挖掘我的感受,带来新的结论。
过日子的老外
我们选择抗拒和怨恨,还是包容和好奇,会决定我们的生活体验。我要努力做后者;如果发现做不到,就回家。
再来一条
中国电影正在快速发展,它的成长是肉眼可见的。投资人、影迷、青年导演,为艺术也好,为一桶金也行,电影行业的活力让大家都感到自己是这个进程的一分子。令人兴奋的不是行业今天的成就,而是它明天的可能性。未来一定得更好,未来必须得更好。
电影对她来讲不是用来脱离生活的媒介,通过银幕进入各种无法在现实中体验的世界,那才叫生活。
脱离了宿命论非常重的意大利社会,我很珍惜这种人人通过努力能决定自己的未来的信念。它让我想起书中读到的19世纪美国城市开拓者的心态:靠个体的勤奋,经受考验,坚持目标,就可以证明自我价值,创造成功的机会。
想好好创作,需要关注周边的世界,而不是关在房间里。
北京,北京
我们的生活在平行的轨道上进行,却总是有交叉。
和人交流
北京是一座没有时间感的城市。或者说,它只有当下。半年前发生的事情会跟前天的混为一体,形成一片时间的浓雾。节奏紧迫,追忆过去或揣测未来都是不可能的。
刚买的韭菜饼不是他帮我装的。我还在想,熟悉的打菜小哥到哪去了?不穿工作服的他让我体验到一种认知反差。就像当你在剧组习惯了看到某个演员演某个角色,等杀青之后,这个人终于又变回了自己,跟你聊他或她真实的生活,你就有点不适应了。
我需要的不是情感安抚,而是有人来说我的感受是正常的。
外籍群演大酒店
因为让这些熟悉的不便利波及了Bruno,影响到他的休息日,我感到很抱歉,叫他自己去按摩。Bruno说不行,转身带我去吃了一顿麻辣烫。生活中有多少个不满是这样得到暂时但关键的和解的呢?
在江湖生存是一种技能。保命的方式是证明自己活干得好,工作是以上司为观众的表演。
流动中的人
大叔的善良对待跟实际状况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,使我很疑惑。难道这本来就是一段愉快的时光,是我把它想得太坏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