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我的网站一直在更新

834字约3分钟

2025-11-14

我的上一篇博文竟然还是大半年之前写的,回顾我个人网站的更新动态,发现今年几乎没有怎么写过文章。虽说我的网站没有什么人看(或者说被发现),但若是有一两个人偶然路过,看到最近一篇文章的发表时间,他们必然会这样认为:“嘿,这家伙终于坚持不下去了,又是一个断更消失的个人博客”。

实际上,在2024年我将我的个人网站从hexo迁移到vuepress,在 这篇文章 中,我说我把我的个人网站拆分成了「文档化内容」+「博客」两部分,「文档化内容」是我希望能够沉淀的体系化知识内容,不应该随着时间线被慢慢遗忘,因此不强调“文章发表时间”,而是学到哪、更新到哪、补充到哪、回顾到哪。我希望我的更新策略应该从“增量优先”转变为“内容优先”,我希望我能去反复打磨以前写得不够好(或已经够好,但知识随着时间更新了)的内容,顺带引出新的内容,而不是一味地写了一篇又一篇。
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对比过不同视频平台的推荐策略,B站、抖音从来不会给你推荐去年的视频,而Youtube,好家伙,只要内容够好,13年前的视频都能出现在我的首页上。就这个案例来说,Youtube内容质量优先的推荐策略确实启发了我,也更符合我当下的观念。

今年我发现自己的学识仍难以达到体系化、系统化的程度,因此整个2025年我都在扩充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,网站更新倾向于对之前写过的「文档化内容」内容做修修补补,故而时间线上的「博客」内容自然就少了许多。

从另一方面讲,我向来是一个“有太少话要说”的人。

我喜欢对我看过的书和影视作品涂涂画画,做个标记记录,或是把喜欢的个俩句段摘抄下来,太长的就用自己的话总结起来,过后回顾时,只需要看这些被我圈起来的只言片语,就可以很容易回忆起上下文来,这样未来它们就会变成我自己的语言,在合适的时间和场景“恰好地”为我之所用。这也正是我之前提到过的我对这个网站的定位——「个人的知识索引」。

总之,这个家伙还在更新他的个人网站。如果我太久没有新文章,那就多点点菜单栏吧,说不定就比昨天多了什么东西。当然,我也有在思考要不要做一个类似于“changelog”的版块,以便及时看到站点中增加或更新了什么内容,也许有必要,也许没有。

最后,这家伙今年把《毛选》前两卷啃下来了,还看了51部电影,可真牛掰啊。看来不更新的日子,这家伙有在好好生活。